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協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政務公開  /  新聞動態  /  青海要聞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聚“光”成“鏈” 如此奪目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菲菲 才貢加 宋明慧    發布時間:2023-05-09 08:46    編輯:易娜         

  產業,是經濟的生命線;產業鏈,是產業的內生動力。

  產業鏈強則產業強。依托豐富的資源,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讓西寧站在了“綠色”發展的新風口上。從“光伏發電”到“光伏制造”,西寧將目光瞄準建設更有附加價值的光伏制造中心。隨著一批國內外知名光伏制造企業相繼落戶,一條涵蓋多晶硅—單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完整的光伏產業鏈發展初具雛形,成為光伏產業發展的可靠裝備基地,為我省乃至全國的光伏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裝備支撐保障。

  產業鏈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從叩門到登堂入室,光伏產業每一點每一滴的進步,都飽含科技含量和科技元素,由此,也標志著光伏產業鏈建設從始至終都是在創新的支撐下邁向高質量和高水平的起步。在其強韌發展的背后,蘊含了哪些創新“密碼”,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探索。

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超高功率組件下線。才貢加/攝

  聚力“穩鏈”,確保光伏產業循環暢通

  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已較為常見,但墻體也由光伏板構成的建筑卻很少見。4月12日,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以下簡稱“西寧分公司”)建設的青海省首例多功能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成功并網發電。

  這樣一座“會發電的房子”到底長什么樣?

  帶著好奇,記者來到位于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的西寧分公司看到,這座由屋頂光伏、地面光伏、幕墻光伏、光伏車棚等組成的建筑,從遠處看格外亮眼。

  此項目是西寧分公司基于部分廠房建筑進行“綠色、清潔、低碳”建造,在建筑側立面及屋面使用以IBC晶硅電池組件技術為基礎,配合使用自主研發的建筑夾膠、輕質柔性、光伏保溫一體板系列建筑集成光伏組件,建成應用研究平臺,實現了對多類型光伏產品在建筑不同部位、不同應用形式的發電能力研究。

  “多功能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將作為我省首例建筑光伏集成應用綜合研究平臺,為探索高效IBC晶硅電池組件技術與建筑融合應用,提升建筑集成光伏組件產品質量,推廣綠色建材、綠色建筑發展提供助力。”IBC電池制造分廠副主任宋標說。

  “1秒就能生產4張太陽能電池片,一個季度就能生產900萬張電池片,現在訂單已經排到了2025年。”走進西寧分公司IBC電池制造車間,全自動無塵生產線正在全線運轉,機器人將硅片搬運到指定位置,機械手臂有序抓取,一片片“青海產”高效光伏電池組件相繼產出……宋標向記者介紹,硅片經過十一道工序被制成外形漂亮、轉換效率更高的太陽能電池組件。

  緊緊握住科技創新這張牌,始終加快技術改造步伐,讓更多科技成果從研發線走向生產線,技術水平和規模排名全球第二。這正是西寧分公司能夠站穩腳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的信心所在!

  像齒輪一樣,生產的“馬力”時刻加速,創新鏈和產業鏈“攜手共進”,實現“雙向奔赴”。IBC電池組件產品,已遠銷瑞士、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不僅如此,還探索實踐“光伏+”、綠能替代、智慧場站、零碳園區等新業態、新模式,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方位支撐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

  在“綠色”產業發展大潮下,青海光伏產業鏈發展正是從這里啟航,成為支撐發展的“中流砥柱”。如今,黃河公司率先實現從多晶硅制造到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再到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一體,建成全國首條組件回收中試線,閉環形成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支架、光伏電站規劃設計及建設、運行維護、檢測評價及組件回收的垂直一體化光伏全產業鏈。

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光伏制造生產線。才貢加/攝

  精準“延鏈”,推動光伏產業蓄勢升級

  在光伏產業鏈上,另一場“蛻變”正在上演。想要保證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每一個環節都是“關鍵一環”。

  “對比熱鍍鋅鋼支架,鋁合金支架不需要后期防腐維護,面對光伏產業項目室外各種惡劣的環境,防腐性能非常優越;鋁合金支架生產加工的原材料主要為電解鋁錠,廢鋁回收的價值為鋁錠價值的80%,具備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優勢;鋁合金支架無焊接、成品輕便、安裝簡易,僅施工成本同比鋼支架安裝可降低費用0.8萬元/MW;鋁合金支架采用電池板邊框與支架檁條采用緊固件連接,密實性強,對電池板的支撐可靠且不變形,抗風壓等級高,大幅降低電站后期維護費用……”

  黃河鑫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業公司”)的電解車間內,一排排整齊的電解槽散發出烤爐般的溫度,多功能天車來回往返于廠房上空,不時傳來電子語音提示聲……在這里,“鋁”與“新能源”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不斷順應新形勢、新變化。在“雙碳”戰略下,傳統產業,從哪突破?

  鑫業公司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以新能源發展為契機,以創新為驅動,利用自身原材料供給優勢,持續推動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綠色制造體系升級和鞏固、拓展“鋁業+新能源”產業鏈,用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實現新發展。

  一個產業是否具有生命力、競爭力和高效益,“鏈”的延伸尤為重要。

  “依托新能源發展契機,配套光伏電站建設開發鋁合金支架、鋁芯電纜等產品,通過校企合作,創新研發,在鋁加工企業設立生產基地采取代加工合作發展,首創國內逆變器集成平臺、鋁合金五類軟導體、鋁鎂合金新材料等鋁材終端產品,打通了鋁合金產品深加工及光伏項目設備支架、電纜、逆變器等完整產品加工、供應的產業鏈模式,鋁多品種銷售也成為鑫業公司重要的利潤支撐。2022年,鑫業公司鋁多品種銷售收入16.7億元,利潤2.1億元。”鑫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秉琳說。

  正是契合光伏產業發展的新需求,置身在此的鑫業公司,順利嵌入了光伏制造的產業鏈,同時,通過“原材料+代工”的這種模式,帶動了甘河工業園區及西寧周邊鋁深加工產業鏈。

  為鞏固、拓展“鋁業+新能源”產業鏈,鑫業公司開展33MWp廠內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和鋁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累計簽約超50億元,形成專利11項,編制行業標準3項,打造從單一產品逐步擴展至各種可調支架、逆變器集成平臺、儲能ODM、鋁合金電纜等25種的鋁多品種產品矩陣,目前已成為國家電投集團鋁合金電纜、逆變器、光伏支架合格供應商。

  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鑫業公司的轉型升級僅僅是產業延鏈發展中的一個點??s小焦距,我們會在取景框中看到,很多扎根在此的企業都在做延鏈、升鏈的努力,光伏產業發展則走得更穩當、更開闊。

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光伏制造生產線。才貢加/攝
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超高功率組件下線。才貢加/攝

  加快“強鏈”,形成光伏產業集群發展

  光伏產業鏈的崛起發展,已成為青海耀眼的經濟板塊。面對新的機遇,在新一輪產業布局的“窗口期”,脫穎而出的企業將如何再顯身手?

  自動玻璃上料、高速智能MBB(多主柵技術)劃焊一體機、智能排版、自動疊焊……4月18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光能”)第一片至尊670W系列超高功率組件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成功下線,宣告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年產15GW光伏組件項目首期5GW項目正式建成投產,標志著西寧市在超高功率組件領域實現“零”的突破。

  這個剛剛躍出“紙”面的重大項目,已劍指青海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目標,為推動光伏產業快速發展注入新動力,也助力青海實現零碳能源體系建設,形成清潔、穩定、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和綠色零碳能源供給。

  “此次下線的組件,具有更高的客戶價值,能有效降低系統BOS成本,實現更低的度電成本。能夠提高項目收益率,首年及逐年功率衰減值更低,產品與主流的系統設計兼容。該組件應用210mm大硅片技術及切半組件技術;應用多主柵(MBB)技術,有效提高光學利用率,并降低內部電流損耗。同時具有高可靠性,應用創新的無損切割技術,降低隱裂風險。通過電池工藝優化及材料管控提升抗PID性能。”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大基地總裁曹博介紹。

  產能更強,產業鏈牽引也更有力。西寧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南海晏表示,天合光能15GW光伏組件下線,意味著天合光能西寧光伏全產業鏈項目更進了一步,意味著南川工業園區光伏產業集群建設更進了一步,也意味著西寧市積極投身青海產業“四地”建設,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上更進了一步。

  如果說此前的黃河公司是青海光伏產業鏈發展的領跑者,而今日的天合光能則是憑借資源優勢整合和一腔滿滿的誠意樹起新的發展里程碑。

  珠玉在前,光伏全產業鏈矩陣如何建設,天合光能有自己的看法。天合光能將目光瞄準“綠色”產業建設新賽道,2022年3月,天合光能與青海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產業園,率先在青海省開展光伏全產業鏈制造項目群建設。

  “未來,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將在至尊高效組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研產一體的特色,持續更新先進制造設備及生產工藝,滿足日益廣泛和豐富的市場需求。”曹博說。

  從“一個面”中抽出“一條鏈”,古城西寧因注入了創新發展的活力資源,面向未來將更具發展潛力,其帶動性和輻射力也更趨強勁。隨著資本、項目、人才等高端要素的集聚,越來越多的光伏制造企業嶄露頭角,這條飽含著創新發展的全產業鏈條也將厚積薄發。

  【手記】“鏈”接產業 綻放光彩

  一邊是如火如荼在建的光伏電站,另一邊是涵蓋光伏產業鏈的企業相繼落戶。作為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如今青海在光伏產業鏈領域,已構建起電子級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制造,系統設計與集成、光伏電站建設、光伏電站運維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太陽能開發利用走在全國前列。

  穩住產業鏈就是穩住產業發展基本盤,從追“光”逐“日”,到共建產業鏈,立足當地的資源稟賦與政策優勢,一大批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堅定地選擇了西寧,機遇與發展已蘊于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之中,為了讓這條“鏈”更堅韌,在青海持續“綻放”新的光彩,企業和政府將如何攜手推進、促成光伏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協作?

  為了探尋答案,近日,記者邊走邊看,既走進在企業的制造車間里,切身感受生產線上涌動而出的勃勃生機與活力;也與相關部門和企業進行深入交流,了解提升光伏產業鏈穩定發展的有效路徑。

  從統籌布局來看,加強光伏產業鏈條系統集成,延伸光伏發電市場應用,帶動光伏上游產業發展,做強光伏產業制造集群,天合光能光伏全產業鏈落地,成為光伏全產業鏈發展的“小高地”。從科技創新來看,“青海產”中國首條量產規模IBC電池及組件生產平均效率突破24%,躋身國際一流水平。

  當然,實現光伏產業鏈的穩定發展,需要一個過程,點面結合,才能識別出光伏產業鏈中的關鍵節點,政企攜手,對癥下藥,從根上解決問題,全面提升產業鏈的韌性,方能大放異彩。

  為努力將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青海全面推行“鏈長制”“包保制”,圍繞壯大光伏制造、鋰電儲能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以強產業鏈抓招商,以穩供應鏈抓服務,貫通上下游產業鏈關鍵環節,在要素保障、市場需求、政策幫扶等方面精準發力,推動建鏈延鏈補鏈。

  引進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布局光伏產業鏈,需要充分調動雙方資源優勢,實現珠聯璧合的產業共贏。自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全省開展光伏全產業鏈制造項目群建設以來,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深化“鏈長制+包保制”雙輪驅動等服務機制,持續發揚金牌“店小二”精神,切實把政策“含金量”轉化為企業的獲得感,全力保障天合光能在青項目快速、順利推進。這對西寧產業發展、堅定企業家來青投資信心、勾勒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藍圖都具有重大意義。

  如今,藍圖已經繪就,錨定2030年全省風電、光伏裝機1億千瓦以上、清潔能源裝機超過1.4億千瓦的目標,服務全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青海不僅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光伏組件—光伏電站”產業鏈,還形成了“上游制造保障下游發電、下游發電促進上游制造”的循環體系,呈現產業集聚發展的強勁態勢,“綠色”發展道路也會越走越寬。

97超碰碰乱码日�?@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波多野结衣家庭教�?@亚洲中文一区国�?@欲しがる人波多野结衣